第617章 惊艳世人的名帅-《大汉大忽悠帝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然而实际情况却是,王闹闹的“全线进攻”,直接造成了周瑜的“全线吃紧”,无论是庐江、九江,还是广陵南部,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可以分出来,前去增援“即将倒霉”的淮阴。

    假如淮阴丢了,不仅整个广陵都有危险,甚至是周瑜自己的侧翼也会直接暴露在汉正军的攻击之下。真要是那样的话,淮南三郡,早晚“药丸”,自己这个右都督,还能督谁去呢?

    “于是再乎”,周瑜不仅再次向张昭、陆康发出了求援信,甚至还特意向刘备写了一封长信,直言淮南危局,详述自己最新的战略思路,最后还请调丹阳兵,增援盱台、东阳一线。

    这是一种“战略放弃”的打法,假如淮阴失守,整个广陵东部就不要了,在盱台、东阳一线,再设“东部防线”。因为盱台、东阳以东,还有更广阔的低洼之地,不知道比射阳大了多少倍。假如汉正军由东向西进兵,即便是等不到雨季,也可以把淮水、中渎水一起挖开,朝低洼处猛灌。到那个时候,汉正军的步军不会水,水军又进不来,己方便可以用小舟小船控制战场。

    守江必守淮,这还有啥说的?

    自己兄弟三人,众多兵马,都在荆北这边与“那位高祖”掰扯,尚且没有破敌之机,周公瑾那娃带着一个“甘新爸”,独自在淮南抵挡王闹闹和张文远,也是怪不容易的。

    于是,刘备不仅同意了周瑜的全盘计划,还下令张昭等人,全力配合周瑜的调动部署。

    丹阳兵,天下精锐么?

    可是这已经不知道是啥年月的老黄历了。

    它的意义在于,丹阳是刘备在扬州的根基,丹阳兵动了,刘备的根基也就松了……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茫茫大海,白浪滔滔,银鱼飞跃,鸥鸟翱翔……然而就在这如碧如洗,蔚蓝一色的海天之间,一支整整齐齐的,朝气蓬勃的崭新舰队,冒着一股股浓烟,由远及近,破浪而来。

    第二水军。

    军长徐庶,徐元直。

    奉命参战!

    可怜的徐庶,终于恢复了原本的历史之中,该有的名字。只不过,这一把,徐庶的名字好像不是自己想要改的,而是组建第二水军,被任命为军长之时,校长刘汉少亲自给改的。说是这娃以前在黑山军里干的那些事儿,容易招人记恨,改个名字,与过去“丑恶的自己”告个别,就算是洗白白了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