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旋即,李基又细细地向甘轲询问了起义的一应细节,以及对于这一支义军的军法约束。 义军,无疑极其容易成为祸及无辜百姓的兵灾。 约束没有什么军纪可言的义军,其难度无疑是极高的。 幸好,如今的甘宁已被无数黄巾认可了“黄天将军”的名头。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,未必能意识到军纪的严重性。 但对于本就产生了大量信仰的黄巾群体而言,对来自“黄天将军”甘宁的命令更不敢有丝毫的违抗。 因此,从甘轲所汇报的一切再三确认后,李基对于甘宁的表现无疑是相当的满意。 在一众将领中,甘宁无疑都是独立独行的那种,对于什么世家百姓匪贼的身份差距也看得最淡。 否则,当年本是世家子的甘宁,就不会自号“锦帆贼”在巴蜀四处游荡,又时时接济百姓了。 因此,甘宁这厮号令黄巾屠杀世家,那也是当真不带丁点手软,更不会有丝毫的兔死狐悲之心。 相反,从多方情报验证,甘宁那厮似乎还颇为享受当着黄巾头子的感觉,聚拢呼啸着数以万计的黄巾兵攻城掠地,然后广分钱粮耕地。 最后,李基将一份经过加密的信函交给了甘轲,道。 “此信带回去交予兴霸。” “是,侯爷。” 甘轲恭敬接过,然后当着李基的面前将信函藏于里衣夹层中缝好。 李基微微点头后,接着道。 “另外,再帮我给兴霸带上一句话:奉令当贼,勿忘分寸。” 甘轲小声地重复了几遍,将这句话一字不漏地记在心中,然后才告退离去。 旋即,李基又亲自巡视了一遍营寨,确认营寨并无什么疏漏,返回自己平日里所住的营帐时。 守在营帐门口的亲卫,当即便汇报了贾诩曾送文书入内的事情。 由于李基与贾诩的私交甚密,再加上李基向来没有在营帐中放什么机密文书的习惯,所以平日是准备贾诩自行入内的。 因此,李基微微颔首后,进入营帐便率先看到了贾诩送来的文书。 紧接着,李基不紧不慢地浏览了一遍文书后,这才打开了平日里存放茶叶的盒子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