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曹操低声地重复念了一遍这两个名字,然后有些自嘲地轻笑出声,道。 “倒是小看了你们,逼得曹某如今只能避让你们的锋芒。” 此刻曹操的神态完全不像是不久前才刚刚经历了一场惨败,甚至是被迫放弃东海郡的模样。 在曹操念着刘备与李基的名字之时,眼中所流露而出的更是一种成竹在胸。 而在经历了献策后,荀攸的地位无异在曹营中迎来了巨大的提升,不再是一个挂着荀彧侄子的透明人。 相反,为示对荀攸的重视与宠信,曹操更是让荀攸与自己同坐在战车之上。 因此,荀攸也是此时接过话来,道。 “主公,扬长避短方是逆转胜负的关键所在。” “公达所言极是,一时的胜负算不了什么。且想必公达也早就料到了曹某有此一败,如此才是献上那奇策的时机才是。”曹操笑着说道。 荀攸的神色又再度陷入那痴愚的状态,双目放空,似是没有听到曹操的话语,直接无视了曹操言语之中的陷阱与试探。 而对于荀攸的这般反应,曹操的神色似无半点的介怀或不耐,反倒是继续言笑晏晏地说些用兵的安排。 荀攸则是不时地答上两句,更多的还是保持着痴愚的模样发愣。 而随着曹操进入琅琊国的不久,仅剩不多的曹军斥候也为曹操带回了一个消息,那就是刘备果真分了两万偏军衔尾追了过来。 “旗子上书着‘孙’、‘周’?” 曹操回想了一下,很快就意识到了统兵之人是孙策、周瑜,忍不住笑着道了一句。 “李子坤果然还是一如既往地不放心我曹某,还亲自派遣弟子来送我离开徐州,对我曹某也算是相当的重视了。” 提及此句之时,曹操心中其实还生出了几分喜悦。 遑论如何,能得到李基如此的重视小心,这对于曹操而言何尝又不是一种承认。 不过,等大量扬州骑兵充当斥候不断地远远徘徊在曹军四周监视之时,曹操当即就倍感难受,有种时刻都被盯着的感觉。 这一刻,曹操心中对于骑兵的渴望变得更为强烈。(本章完) 第(3/3)页